欢迎您光临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展示网站,网站内容实时更新,敬请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特色1:围绕专业开展学生课外科研活动
     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践行“教学做合一”,坚持开展以专业为核心内容的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特色。全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各项实践活动,成效显著。要求专业课程尽量依据“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增加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讨论会、报告会。坚持开展食用菌栽培、制作叶脉书签、植物克隆(组织培养)、实验技能大赛等科技活动,尝试性指导学生开展了老山生态调查、弹尾目动物研究、动物免疫等课题的研究,一大批学生加入到“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省市科研立项项目的具体科研活动中,学生撰写的科研论文已有数十篇正式发表在专业刊物上,两届“三求杯”学生专业论文大赛获奖等级与获奖面均在理科组名列第一,结合专业特色,在我系“药用菌物研究所”相关教师的指导下,“禽放心创业小组”取得了校大学生创业大赛理科组一等奖。我系学生主持的“城市生态系统动物多样性与生态评价系统的研究”、“利用南京习见蜻蜓进行环境监测的研究”等三项课题,07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学习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社团活动,包括组织各类科技小组、研究协会等。始终把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特色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十分注重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在南京市区南湖一中、南湖二中、雨花台中学、文枢中学及南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天景山中学、竹山中学、百家湖中学、上元中学等20多所重点中学建成了较为稳定的师范实习基地。同时,还在江西婺源三清山、江苏连云港、浙江天目山以及南京宝华山、老山、中山植物园等地建立专业野外实习基地。与江苏雨润集团、江苏卫岗乳业集团、江苏今世缘酒业集团、绿柳居餐饮集团、江苏吴中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海安县养殖实验基地等单位建立了生物技术及生物制药方向的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此外,我系的药用菌物研究所、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学生物教育研究所以及生物实验园等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便利。学校对于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高于省内同类型院校专业,主要包括教育实习专项、野外实习专项、生产实习专项经费等。在经费保障充足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具备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场所,也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就业培训等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特色3:体现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专业特点,以社团活动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组织了“南京老山、宝华山等地生态调查”、“溧阳鸡场送科技下乡”、“我与喜雀共成长”、“赴贵州草海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系列活动。与南京市中小学共建,组织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进行生物环境知识宣传,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在金陵中学科技节上,我们学生指导中学生制作的“人体心脏功能演示”活动项目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以本专业学生为主的“自然之友”校级社团多次被评为校、市级先进社团,在南京市大学生环保方面具有相当影响,开展的系列活动多次在省市报纸报道。在校内,“自然之友”社团为学校的植物挂牌,使全院师生对校内的植物有所了解;在“爱鸟周”、“环境日”期间社团悬挂横幅、播放关于鸟类环保的环保影片,制作系列的海报、展板、横幅等作为宣传,从身边事做起使同学对爱护、保护鸟类留下了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自然之友”社团作为学校的一个窗口,面向社会开展了许多有益活动:与南京市紫金山环保大队共同开展定期清洁紫金山活动,2004年6月的活动被《南京日报》登在头版新闻中;与南京市高校的环保协会联合开展了许多规模较大的活动,如“中国筑绿长城”、“江苏省湿地巡展”、“保护藏羚羊图片展”、“地区性学生环境学习调查”等。“自然之友”社团目前正在朝着更稳定、更协调的方向发展,为广大同学的素质拓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